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快讯 >  >> 
100公里外“隔空”种植牙!全国首例5G远程机器人辅助种植牙及即刻修复在青完成,误差在0.5毫米以内-焦点消息
来源:半岛都市报      时间:2023-03-17 17:16:04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相关资料图)

3月16日,青大附院口腔种植科赵保东团队利用5G技术成功为100公里外高密的患者完成全国首例5G环境下远程机器人辅助种植牙及即刻修复。创伤更小、精度更高、恢复更快,误差仅在0.5毫米内,开启了5G机器人技术在牙种植领域的运用。

记者现场了解到,患者为48岁男性,来自高密市,左上方第4颗牙齿缺损,需要在医院完成种植牙齿以及即刻修复这些步骤。恰好遇上全国首例技术实施,利用医院的5G网络,青大附院赵保东团队在青岛操作电脑终端,患者在高密市人民医院完成手术全过程,这是5G远程机器人在辅助种植牙及即刻修复领域的首次运用。并在术前通过数字化手段制作预成修复体,进行种植即刻修复治疗。

在青大附院崂山院区内,赵保东团队操作电脑终端,利用5G网络“指挥”高密市的机器人为患者做手术

术前,青大附院口腔种植科赵保东主任团队通过5G网络,与高密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共同采集患者信息、讨论治疗方案、设计制作临时修复体,并通过远程控制机器人种植系统,完成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并确认手术规划。“这个患者希望把牙根种上以后,马上就有一个正常的牙齿,现在利用远程技术,可以实现异地手术,不仅把牙根种上,也可以有一个临时的牙冠,既保证了美观,也可以临时发挥咀嚼的功能。”赵保东告诉记者,即刻修复,要求医生种植牙根放在标记好的个三维位置上,经过术前详细周密的规划,医生对患者的口腔条件和骨头条件的分析,做出治疗计划。

误差仅在0.5毫米内,开启了5G机器人技术在牙种植领域的运用

手术过程中,种植定位、逐级预备种植窝洞、植入种植体等操作均由机器人按照规划路径在患者口腔内自动实施,直至完成手术团队认可的手术规划。在高密市人民医院的手术现场,医生协助实施消毒、局部麻醉、翻瓣、更换钻头等操作。种植体精准植入后,医生为患者戴入利用数字化技术预先制作好的临时修复体,恢复了患者的美观和咀嚼功能。

根据屏幕上的设计图,医生可以实时操作机器人缩小误差

口腔手术机器人将手术设计软件、光学跟踪定位仪和机械臂操作平台三者统一,分别作为医生的“脑”、“眼”、“手”的补充和增强。手术机器人在导航的引导下,构建并校准三维空间,医生为患者注射麻药后,微创切开翻瓣,随后机器人由青岛医生操作“手持”种植器械,完成全部备洞流程,并将人工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等多个步骤,精准植入在术前规划的位点,种植体颈部与根部偏差在0.5mm内,角度偏差在1°以内。钻孔过程中,机器人还可以实现随动校准,确保更精准、更微创、更安全,为良好的修复效果打下基础,延长种植牙使用寿命。

种植牙过程仅需要20多分钟,患者术后无不适感

即刻修复技术可以缩短缺牙时间,而传统的即刻修复需要在术后制取模型、设计制作修复体,操作时间长。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种植精度的提高,种植牙手术可借助CAD/CAM技术预先制作临时修复体,术后几分钟内即刻戴牙,进一步缩短了操作时间、优化了诊疗流程。

据了解,5G通讯技术实现了手术机器人的远程应用,为基层医院患者治疗提供了便利,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两地专家实时沟通交流,实现了不同地区医疗质量的同质化,在普及先进种植技术的同时促进了基层医院的技术提升,可有效提高区域医疗水平。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