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快讯 >  >> 
民国第二盗墓大案:1931年,秦良玉墓被洗劫一空,究竟是谁盗的?
来源:兜汤看历史      时间:2023-05-31 18:30:07

1931年11月22日夜,月黑风高,在重庆市石砫县,一群蒙面大盗将来到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墓前,用利刃凿开墓穴,将秦良玉墓中的碧玉枕,玉如意,玉狮子等奇珍异宝洗劫一空。这一起开棺盗墓案便是仅次于清东陵盗宝案的“民国第二盗墓大案”!


【资料图】

秦良玉身处明朝末年,其丈夫马千乘去世后,代领夫职,先后参加抗击清军等战役,行军治兵以纪律严明远近闻名,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

明朝灭亡后,这位巾帼英雄被南明王追谥为“忠贞侯”。不仅如此,秦良玉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1648年,时年七十五岁的秦良玉被授太子太傅之职,任“四川招讨使”。久卧病床的一代女豪杰感激涕零,拜伏受诏,却不料几日后,因病重抱憾而终。

因其盛名在世,其丧葬之事也广受关注,民间更有流传“秦良玉48假坟”的传说。由于秦良玉去世的那个年代社会动荡,窃贼横行,为了保护陵墓免受盗窃之灾,在其发丧之时发了48道丧。

当时在朱元璋驾崩后发丧也只为24道,而秦良玉有48道,这体现了秦良玉这位巾帼英雄十分受人爱戴,功勋之伟大,同时也说明当时社会混乱,若是不加以采取措施,很可能盗墓贼就会去盗取宝物,侵扰英雄英灵。

俗话说世事难料,这位伟大的巾帼英雄的陵墓还是遭到了盗墓贼的偷窃盗取。在得知秦良玉之墓被盗后,石砫县县长唐作宾第一时间带人进行实地勘察,可惜只寻得零星几块骨骸。于是便向四川警察厅和南京国民政府呈报,发布通缉令。

警察在守陵和尚的房内找到了一把刀尖有弯曲痕迹的锄头以及一把尖刀,于是抓来守陵和尚进行审讯,但守陵和尚矢口否认。之后又在他的房里发现了三合土泥印,但是守陵和尚并未供认。由于案件错综复杂,疑点重重,未能抓获偷盗贼,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究竟是谁盗窃陵墓?被盗的宝物究竟流向何方,至今不得而知。

关于这座陵墓的真实性,人们众说纷纭。当时负责发丧的48支小队全因吃饭被下毒遇害,而真墓也无法确切得知。经专家勘测鉴定后,认为秦良玉东墓为其主墓。明代考究风水,该陵墓坐南朝北,符合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思想。此处陵墓的真实性也能通过明末清初诗人的诗词歌赋证明,并且秦良玉的后人也到三教寺去祭拜,由此可见该墓应是秦良玉真墓。

如此传奇的一位巾帼英雄,其墓穴中究竟有多少奇珍异宝呢?

据史料记载记载,光是被盗的就有赤金帅盔一顶,玉带一根,赤金盖面一幅,碧玉枕一枚,碧玉塔一对,玉如意一柄,玉狮子一对。这些文物价值连城,为明代工艺品的精品,可惜至今下落不明。

现今遗存的秦良玉文物还有秦良玉黄绸盘金绣花蟒凤纾衣,秦良玉蓝缎盘金绣花蟒袍,秦良玉甲胄,秦良玉太子太保总镇关防印,秦良玉象牙朝笏等文物都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皆被保存于重庆三峡博物馆,也成为了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其中的秦良玉黄绸盘金绣花蟒凤纾衣采用丝绸面料,属于明代产物,前胸后背都绣有四爪蟒,下摆绣有双凤,衣着整体黄色,衣长112厘米,根据衣物来估计,秦良玉身高应有186厘米。

从宋代开始,民间禁穿黄色的衣服,秦良玉曾穿此衣受封为一品夫人,该件文物对研究明朝官员服饰特色以及了解明朝重要册封典礼服饰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据秦良玉陵墓展馆导游介绍,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将秦良玉所留下的甲胄等文物进行展览,以鼓励众人学习秦良玉忠心报国的精神,积极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在此期间,重庆还开展过秦良玉文物展览会,宋氏三姐妹等各界社会名流都前往参观、捐款并合影留念。墓穴中被盗的碧玉枕等陪葬品也现身展会,可惜抗战结束后这些展物又变得杳无音信。

“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钱海岳所言,世人不会忘记这位传奇的巾帼女英雄,更不会忘记她的丰功伟绩以及其所做出的贡献,她摆脱了“女子不如男”的思想禁锢,秉持着忠君报国之心,燃尽了自己的所有。如今,许多游客也会来到秦良玉陵园,来到这位女英雄的长眠之地,了解感受她传奇的一生。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